24

2013

-

06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

  唤起全民生态意识
  全国政协常委  贾治邦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要求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那么,如何融入,融入的路径和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关键是唤起全民的生态意识。唤起全民生态意识,重在全民。我们建议,当前应主要做好三项工作:
  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要让全社会深刻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必由之路。对于这一点,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深知生态文明建设事关自己的健康,事关自己的幸福生活,自觉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责无旁贷。
  让生态文明知识进教材、进课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唤起全民生态意识的根本途径。重点抓好对青少年的教育,既要立足长远,又要抓好当前。长远看,要在国民教育中持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让生态教育走进课堂,从娃娃抓起。我们要坚持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人地抓,努力营造深厚的生态教育氛围,使生态文明理念默化于心,潜化于行,增强道德的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自觉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的长效动力格局。
  着力提高生态建设法治水平。健全法制是唤起全民生态意识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的生态法律建设还相对滞后,有的需要修订,有的需要抓紧建立。要加快生态建设保护立法工作,建立健全保护森林、湿地、海洋、荒漠、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的法律体系。尤其是应加快生态补偿方面的立法步伐,现阶段要提高生态补偿标准,让群众得到生态建设的实惠。强化执法监管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大幅提高破坏环境罚款上限,从根本上约束、规范公民生态行为,教育引导公民不断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社会生态文明程度。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国政协常委  何丕洁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其核心是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国幅员辽阔,国土空间复杂多样,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逐渐产生了诸多问题和矛盾。一是盲目开发严重,二是开发强度过高,三是空间结构失衡。国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果随意开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坚持生态优先的国土空间发展理念。彻底扭转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遏制国土生态安全恶化趋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
  完善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资源开发和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加快主体功能区立法进程,抓紧研究《国土空间开发法》、《主体功能区法》等法律法案,适时提交全国人大审定。
  加强国土空间安全管理,制定和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有关部门要全面协调城镇化、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国土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要制定和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政策体系。
  建立国土生态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要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应抓紧建立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者,严格追究其责任。
  建立健全衔接协调机制。要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要在市县层面积极推进空间规划工作,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功能区布局。结合规划实施,要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进行分解落实。
  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
  全国政协常委  秦大河

  中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000亿至3000亿元之间,占GDP的1%—3%。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为特征的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议:
  应用气候与环境友好的协同控制策略控制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是主要措施,建立低碳环保消费模式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的政策措施体系是手段,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出台相应政策。
  建议国务院综合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把2020年前的我国经济增速预期指标调整到7%。要尽快改变一些地方不讲科学的过高GDP增速预期,抑制盲目投资冲动和产能扩张。要加强低碳发展顶层设计,研究提出低碳发展路线图,争取在2025年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逐年递减。加快完善低碳发展制度框架,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完善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尽快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将其指标明细化。要加强大气污染相关立法工作和信息公开发布,对大气污染治理有法可依。建立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参加的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和考核监督。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大气污染的监测预警机制。要从科学层面继续开展对大气污染及雾霾天气形成机理、源解析和污染迁移规律研究,加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决策技术系统的跨部门科研合作。推进区域大气污染监测数据资料的跨部门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及时为政府和公众提供有效的预报预警信息。
  开展科普教育,增强全社会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大气污染的公民意识。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生产方式、社会民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大气污染的氛围。
  加快构建市场化的碳减排机制
  全国政协常委  潘功胜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主要通过中央向地方层层下达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的方法实施控制,虽有进展但远不足以应对形势需要。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国际经验来看,实施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必须建立相应的竞争和价格激励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当前亟须转变以计划手段为主的减排方式,建立市场化减排机制,增强减排主体的内在动力。
  目前以计划手段为主实施减排暴露出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层层分解强度指标,易导致中央、地方和企业层层博弈,使减排难以落到实处。二是由于排放权无法交易,减排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三是金融支持减排的作用难以发挥。
  实行减排的总量控制符合我国自身根本利益,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且易分解与操作。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循序渐进控制总量并合理分配排放额度。总量控制目标应在综合权衡环境承载能力和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确定。操作上可以先增量后存量,对历史排放存量暂不设控制指标,对新增排放进行总量控制。额度分配上,基准排放仍可免费供应,超过基准排放部分可以拍卖方式供应,并根据经济发展、环境状况以及排放权市场价格变化动态调整。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鉴于碳排放空间转移的特殊性,加之排放企业容易跨区、跨行业转移规避,局部市场往往并不成功。应根据“十二五”规划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尽快推出业已确定的七省市交易试点,并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总体框架,同时抓紧做好碳排放量以及排放基准核定核查等基础工作。
  重视并发挥金融支持碳减排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以碳资产抵押贷款、参与碳债券、碳基金和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对减排活动给予资金支持。通过贴息、担保以及税收优惠等方式,发挥好财政对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并在条件成熟时推出碳期货等各类碳金融产品。
  确保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  谢庆生

  长江上游地区水电资源富集,但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多年来,大规模的过度开发已经造成了长江上游部分干支流“江河水库化、生态破碎化、利益集团化、整体低效化”的局面。一是规划缺乏系统性致使开发过度,二是开发不当导致区域生态破坏,三是水电开发补偿机制不健全,四是移民安置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统筹规划,严控项目,适度开发并推动立法保障。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刚性规定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上限。明确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区域、河流和河段。调整重大规划和项目审批层级,对目前属于省级审查、审批的重大规划和规划环评的权限上收到国家。加强国家对上游梯级水库的联合调度和统一管理,改变“地区分割、部门分割、上下分割”现状,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进一步强化生态优先的战略考虑,以水电工程生态评估为依据,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根据规划环评从严控制、审批水电开发项目。对长江上游所有水电工程进行生态影响评估,对在建设过程中未进行环评或未达到环评要求的有关工程,一律停产整顿。拆除整改无规划、无设计、无管理、无验收的电站和长距离引水、无生态下泄流量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电站。
  本着利益共享的原则,探索建立生态保护和水电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将生态环境保护、移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本计入电价成本,逐步提高水电上网价格,将价格增加部分纳入由第三方管理的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资源补偿基金,主要用于库区和水源上游区域生态保护、发展库区特色经济等。同时,根据全国平均单位GDP耗电量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预留部分优惠价格的电量供地方支配使用,以调动地方按国家的统筹规划积极有序的参与水资源开发。
  创新移民制度,完善政策法规,支持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动态补偿、教育补偿、产业发展扶持补偿、失地农民养老补偿等多种补偿方式,提高移民区的“造血”功能。
  保护森林草原湿地湖泊
  全国政协常委  孙淦

  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各民主党派中央和政协委员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共提出提案1610件。其中,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方面的提案482件,呼吁积极应对森林资源过度消耗、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湖泊污染严重等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一系列问题。提案委员会将此列为重点督办提案,联合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赴内蒙古、黑龙江进行了实地调研。
  内蒙古、黑龙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两省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呈现退化速度明显变缓、局部地区逐步好转的态势。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历史原因以及人口增长和经济粗放发展的方式对生态的巨大压力,自然生态系统持续退化的总体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和紧迫。调研组建议: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总体规划,确定我国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生态用地保护红线。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和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坚持依法保护。坚定不移地执行好《草原法》,出台《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加大对破坏草原资源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快修改《森林法》,依法解决森林经营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激励机制问题。尽快制定出台湿地、湖泊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完善政策体系。像支持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一样,将生态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出,增加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民间资本进入生态建设领域。下决心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完善林权制度和草原承包制度。
  继续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林业、草原、湿地和水利等生态工程建设。两省区强烈呼吁,将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尔沁沙地治理纳入国家规划。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解决。
  大力推进重点工业领域节能减排
  全国政协委员  干勇

  流程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化中的产业主体,其能耗占全国工业总能耗52%—53%,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50%以上,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这些行业是高耗能、高排放的大户,另一方面这些行业产量巨大,产能严重过剩,更加剧了节能减排的艰巨性。究其原因,一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问题突出;二是产业组织不合理、集中度低,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大。建议:
  坚决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国家要从贷款等方面控制财政阀门,引导流程工业从原来的规模扩张转变到产品质量升级上。以能源限额标准和环保标准为准绳,按地区或省限定的能源指标和环境承载量,以更严格的环境指标,调控流程工业的地区分布。
  加大行业科技研发投入,完善自主创新机制。积极配套各种节能技术措施,推广现有的成熟节能技术,提高普及率和使用效率。加强能源管理,实现企业能量系统优化。促进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注重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合理分配和动态平衡,从源头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污染、改善环境。
  充分利用经济、税收手段,严格控制初级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重化工行业的市场应以内需为主,出口也应以间接出口为主。取消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以征收资源税、环保税或能源税等方式提高出口关税以控制“三高一资”产品出口,理顺国内外高耗能产品的价格关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行业间的生态链接。鼓励资源、能源节约和回收利用,特别要鼓励行业间与社会间的链接。建议国家支持,由协会牵头,将再生金属资源的回收、分类、处理和供应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对废弃资源回收和处理在技术开发上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
  切实完善能源和环境监测、统计和管理体系。尽快制定主要工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统计方法、标准;严格实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问责制;切实加强环保执法,制定奖罚分明的合理排污收费办法;将环保指标作为干部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
  保护好丹江口水源地
  全国政协常委  张基尧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把水源区的水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关键。2013年5月,全国政协特邀常委视察团赴河南、湖北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及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视察调研,了解到河南、湖北两省在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丹江口水库水质总体保持良好。但影响水质的问题仍然存在,如部分河流断面水质未达标、城镇污水和垃圾污染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很大、库区重大水污染隐患等,有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为此,视察团建议:
  统筹协调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水源地严格的保护措施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独特的自然禀赋优势,有助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丹江口水源地的生态优势,可以通过绿色农业、高科技产业以及生态旅游等多种模式得到充分发挥,带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水源区和受水区利益共赢。由政府协助搭建对口合作平台,建立水源地保护区与用水区企业取长补短、互利合作的良性机制。用水区加大对保护区人才、智力、项目、资金等方面的转移,水源保护区则提供政策、土地、人力资源、优质生态环境及产品。在协作过程中,应结合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实际,高位谋划、顶层设计、前瞻优选、市场衔接,不断培育生态功能保护区自我造血能力,实现互利共赢。
  统筹促进环境友好产业协调发展和保护区群众持续增收。在产业布局中要考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适时延伸产业链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以保护区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水源区水质永续达标。
  统筹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丹江口水源地,可以探索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水资源有偿使用,治污项目市场化运营等模式,通过市场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转自中国林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