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13

-

08

生态与民生林业的奏鸣曲 ——聚焦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成效篇


       中国绿色时报8月19日报道(记者  潘春芳  通讯员  刘道平) 7月10日,国家林业局宣布启动实施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第三个10年蓝图。这是梦想的继续,也是对过去两期工程建设成效的肯定。
  1989年至2010年,长防林工程共造林1055.8万公顷,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国土面积。
  这项长达20余年的造林工程不仅构筑了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基本骨架,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流域造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了流域经济发展,增进了当地人民群众民生福祉,演绎出一曲动人的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奏鸣曲。
  长江两岸崛起绿色长城
  长防林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地区的森林植被得到了迅速恢复,森林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防护功能有了较大的提高,长江流域生态面貌明显改观。
  有数据表明,一期工程使项目区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4.07亿吨,二期工程项目区土壤侵蚀量每年再减少2.29 亿吨。
  安徽省北部的利辛县,过去干热风危害严重,小麦大幅度减产。2001年-2009年实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后,营造农田防护林网5.33万公顷,建设以铁路、公路、沟渠为主的绿色长廊1964公里。村庄绿化为点、道路绿化为线、农田林网为面的防护林体系有效遏制了干热风危害,小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大为改善。据测定,农田防护林网内与无林网区的对照点相比,风速平均降低32.9%-47.7%,相对湿度平均提高7.1%-20.5%,土壤蒸发量平均减少27.4%,作物蒸腾量平均减少34.1%,冬季气温平均提高0.5℃-1℃,夏季气温平均降低0.6℃-1.4℃,干热风出现的频率也由建网前的每年3至4次减少到不足1次。
  淮河源头的河南省桐柏县,通过开展新农村林业生态村建设,近城山体绿化、廊道绿化等活动,使生态环境和小气候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一大批昔日的荒山秃岭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披上绿装,森林植被快速恢复,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0.1%增长到2009年的50.3%,全县荒山绿化率达90.8%,沟河渠路绿化率达96.8%。
  湖北省谷城县林地面积增加0.49万公顷,增长3%,有林地面积增加0.47万公顷,增长5%;丹江口市森林面积增加1.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1个百分点。工程区水土流失量由工程前每年869万吨下降到696万吨,每年的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5214吨下降到4210吨。
  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工程区各地创新建设理念,丰富内涵,挖掘工程内在经济潜能,优化林种、树种结构,选择一些既有较高生态防护功能,又具备较好经济效益的树种,建设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基地,成为农民增收的“聚宝盆”,一大批农户通过直接参加工程建设和发展经济林果走上了致富路。
  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不仅带动了种养殖业发展,而且促进了木材加工、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了山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
  在长防林工程建设中,安徽省因地制宜地设计和营造了一定比例的高效经济型防护林,酥梨、红富士苹果、葡萄、石榴、板栗、柿、枣、笋用竹等经济林的总规模达2万公顷,按平均每年每公顷产值4500元计算,年总产值9000万多元,年纯收益2000万元以上。
  浙江省以高效生态林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主导产业,先后实施了竹子现代示范区建设、山核桃西进、香榧南扩、油茶产业振兴、珍贵树种发展、森林旅游等工程项目。2009年,示范村林农人均收入9284元,其中林业收入4768元,占人均收入的51.4%,占农业收入的74.9%。同时,竹木加工业迅猛发展,形成了人造板、地板、玩具工艺品、木制家具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
  国家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仅拉动了项目工程区经济发展,工程建设还给当地农民和国有林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使农民不出村门有活干,靠着荒山把钱赚,绿了家乡的山头,鼓了自家的腰包。
  据测算,江西工程区内累计投工2.7亿余个,相当于提供了91.5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湖南工程区共计投工1.5亿余个,相当于提供了58.8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科技服务的幕后推手
  科技支撑是提高工程建设成效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在长防林工程建设中尤其明显。
  长防林工程特别注重科技攻关和技术组装配套,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大面积营造了针阔混交林,使林分结构更加趋于稳定和合理。
  各地在工程实施中还创新造林模式,实行“林水结合”、“林路结合”、“林禽结合”、“林药结合”、“林农结合”的新模式,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林业发展的空间,而且充分发挥了工程的防护功能,综合效益显著。
  同时,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总结、完善,各地在工程项目安排、工程设计、工程检查验收、工程质量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长防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省、市、县、乡四级林业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培养了大批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广应用型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林业建设质量与效益的提升。
  据调研,湖北省自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共培训林业技术人员30 万多人次,各地纷纷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造林服务队,实行林业站技术下乡服务制度,加强对广大林农的指导和技术服务。
  2008年,江苏省共举办各类林业科技培训班80期,开展大、中型科技咨询活动56次,印发技术资料10万份,直接培训林农11万人次,对全省长防林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